Who am I?

我是芷瑜

日日織間的主理人

透過編織重拾生活
用手作教學開啟人生的不同道路

希望能將手作的溫暖
傳遞給更多有興趣的人
在人生旅途中,編織屬於自己的故事
讓生活,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

喜歡:韓樂、淺培咖啡、旅行
害怕:味噌、煙味、無聊的事物

Profession

專業

手作教學

SHARING

鉤針編織

HANDMADE

資訊應用

MIS

Experience

經驗

0 years

編織經驗

0 +

手作教學日

0 +

學員輔導

慢下來,編織生活

Life in every stitch.

在手作的樂園裡探索

深陷在編織的世界中

從小我就是個對手作充滿熱情的人,喜歡自學摸索,嘗試各種不同的手作領域,像是串珠、縫紉、羊毛氈…等,只需準備簡單的材料,就能親手做出獨一無二的作品,那種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,總讓我感到滿足與快樂。每當把作品當成禮物送出時,心裡總是特別驕傲,因為那是用雙手製作、充滿心意的禮物!

而手作人的共通點,大概就是對各種手作著迷,過一段時間就會想要嘗試不同類型,而我也一樣!但在眾多手作中,唯獨鉤針深深吸引了我,透過針法的排列組合,能變化出無數花樣與造型,再搭配不同材質的線材,還能延伸應用在生活上,從實用的杯墊、包包,到療癒的小吊飾、玩偶,讓手作更貼近日常與生活,也因為這份熱愛,我從未停止在編織的世界中探索,總覺得還有更多可能,等著被發現。

#從喜歡到熱愛

追求以為的理想生活樣貌

這樣的安穩,

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

雖然喜歡手作,但從小就被灌輸「當作興趣玩玩就好」的觀念,所以從沒思考過將興趣發展為工作的可能,而因為家人從事公職的關係,覺得那樣穩定的工作好像很不錯,因此很早就確立了考公職的目標,雖然在畢業後幾年順利考上公職,以為可以開始過我想過的生活,但其實我過得並不快樂。

#「If you’re not happy in work, you cannot be happy in life.」

因為大學就讀資訊科系,了解透過資訊軟體的應用,可以節省時間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,但在相對難以改變的組織體系,僵化的作業流程、機械般的工作狀態,讓喜歡創新變化的我,消磨掉對工作的熱情,而看似鐵飯碗的工作,因為年金制度的改革,讓我意識到現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,因此開始思考活在價值體系裡的成功,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…

選擇公職讓我對於工作的想像,侷限在一個看起來「安全」的範圍裡,朝九晚五、有固定收入、不需冒險的生活看似美好,但是從沒想過,我真的喜歡嗎?還是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而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呢?

離開原地,看到不一樣的未來

把擔心,

寫進待辦清單。

日復一日過著相同的日子,決定改變,找尋我想過的生活。

從小熱愛的編織,即使工作後也沒停過。一直以來都是用毛線編織玩偶,直到意外接觸新線材,才發現原來還有棉線、紙線等不同材質,可以用來製作成生活上使用的物品,為了研究不同材質與織法上的變化,不斷構思能夠將作品應用在日常上的地方,平常使用的保溫杯提袋、上班的包包,都成了我的編織作品,過程中,逐漸找回了生活的樂趣。

在成長的過程中,雖然曾經想過透過手作開創額外收入的可能性,但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,腦海中總是浮現各種「不可行」的想法,讓我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。還沒開始嘗試,心裡就已經被各種擔憂和害怕困住,總覺得前方困難重重,最後把自己困在「做不到」的框架裡。

#與其擔心結果,不如好好享受過程

放在心裡很久的教學念頭,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拉扯中,鼓起勇氣去實現。一直以來很嚮往透過「教學」分享喜愛的手作,但怕自己不夠好,無法應對課堂上的變化,直到透過分享空間的媒合,讓我踏出第一步,開啟手作教學的旅程。

真的將想法行動後才發現,原本那些讓我裹足不前的擔憂,其實只是自己內心放大的恐懼。一旦開始行動,才知道自己可以做得到!也因為這樣的嘗試,讓我重新了解,工作的模樣不一定是循規蹈矩的職場生活,也可以是把熱愛的事情,變成每天期待的日常。

#行動,讓我有所選擇 
#我比自己想像的勇敢

找到熱情所在

做這件事,

打從心裡快樂。

因為有過許多分享編織的經驗,踏出第一步嘗試開班後才發現,原來沒有我想像的困難,並且越來越喜歡這個分享的過程。透過學生的回饋,也了解到原來自己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,讓他理解看起來很複雜的編織概念。

經過開課持續累積教學經驗,看到學生為了寵物,從零開始努力學習,只為能夠製作出適合穿戴大小的項圈,除了感動他在過程中的成長,也發現自己擅長在這過程中,耐心的陪伴解決遇到的問題,及協助度過各種學習卡關,而透過教學也重新認識自己,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

在教學的路上,除了教學方式的調整,還需要許多不同的技能,開班招生的過程中,了解到作品照是加分關鍵,因此也不斷的學習調整拍攝的技巧及風格,為作品拍出好看的照片,對於喜歡探索不同新領域的自己而言,這些都沒有感覺到工作,每天就是很愉快的做這些事情。

#重新認識自己

編織理想生活

活在當下,

讓喜歡的事情成為生活

實體教學的過程雖然有趣,但也希望能更自由的掌握自己的時間,同時也不斷收到「想上課但是時間不行~」、「請問老師有在OO開課嗎?」等訊息,因為知道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式不一樣,因此將課程線上化,打破學習的時間地域限制,一直放在經營品牌的規劃中。

其實在開始教學之前,就曾想過或許可以用線上的方式,分享我喜愛的編織手作,但因為對錄製的流程、技術細節感到不安,而讓這個想法沒能實現。回想當初若沒有踏出第一步,親自去嘗試教學,我也不會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做得到!

#最好的開始時機,就是現在!

人生無常,讓我開始思考:那些想做卻遲遲沒有行動的事情,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呢?意識到把握當下的重要後,我決定不再猶豫,想做的事情現在就可以去做,開始著手執行轉型線上課程的計畫,雖然心裡還是還是有些不安,但我知道,再不開始就會一直停留在原地。

於是,我將10年以上的編織經驗彙整,梳理並統整課程內容,從攝影開始、到後製的錄音與剪輯,發現原來一個人也能完成。雖然雖然充滿挑戰,但每一步都讓我感到充實,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課程的開始,更是我選擇相信自己,再次把想法變成了真正的行動。

轉換線上教學後,發現這樣的模式,能以我更喜歡且擅長的方式,散播手作傳遞的溫暖與療癒,生活的步調更加自在,也越來越貼近自己理想中的樣子,在日常中一邊分享、一邊創作,繼續用雙手,編織屬於自己的生活。

#生活不在過去或未來,而是在此時此刻。

Where to

這些年

我心底放著一個願景

並思考著,如何槓桿出

生命的價值?

過去只能在一段時間軸內
深度操作單一品牌
做出持續性的品牌影響力
再扣除經常不自覺把他人需求放在自己前面
犧牲執行自己人生願景的時間
這輩子能再操盤品牌幾次、做出影響力都推估得出來
中間雖然試過幾種方式心力交瘁、事倍功半
終於思考出最可行且有商業基礎的品牌策略
去串接
人生願景
與品牌定位相應的這段路
我走了整整7年

用手作的溫度

擴散生活影響力


日日織間 — Since 2023
陪伴手作人
度過生活的每一刻

走過的路,每一步都算數

人生願景與品牌定位相應的這段路,走了整整7年。我將7年的路,把一直在做、且持續驗證能做出結果的方法,梳理成幾套可複製及執行的方式。淬鍊成7階段的系統課程,融合3大區塊( 生命&品牌定位、商業思維、數位行銷),以最簡單的方式教學。特別著重「 如何在商業基礎上、建立出一個與人生願景一致的高價值品牌」,並且讓它真正在數位行銷的世界運轉起來。


真正的黑暗榮耀,
是把受過的痛苦,
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束。

以說故事的品牌策略,有系統、有脈絡的寫出與品牌操作、數位行銷、電商經營、職涯經營相關,有價值的知識點。吸引大家認識這個品牌。而品牌定位與策略一路串接到品牌最終目標

—— 慢點女孩的 最後一則故事。

目標是以行銷能力槓桿故事價值,但抱著即使一篇故事,只能影響一個人都值得的心態,持續寫下去。

走過的路,每一步都算數


真正的黑暗榮耀,
是把受過的痛苦,
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束。
以說故事的品牌策略,有系統、有脈絡的寫出與品牌操作、數位行銷、電商經營、職涯經營相關,有價值的知識點。吸引大家認識這個品牌。而品牌定位與策略一路串接到品牌最終目標 —— 慢點女孩的 最後一則故事。 目標是以行銷能力槓桿故事價值,但抱著即使一篇故事,只能影響一個人都值得的心態,持續寫下去。

生命短暫、人生無常

享受它

並且讓它有意義

Life is Short, Make it Count.